团队简介
团队成立于2015年,成员29人,博士2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2人。本创新团队在建设周期内加强人才外引内培,共引进教授1名,引进博士教师6名,晋升副教授职称3名,3人进行博士后研究,1人已出站。团队带头人杨忠教授是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中青年领军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团队张朝龙教授是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团队唐玉娟副教授是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团队坚持立足南京,紧密联系行业和产业,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相结合。认真贯彻学校“南京化体系战略”、“网络化体系战略”,积极对接南京和江苏新能源动力、智能装备制造、物联网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南京及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团队在新能源发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神经网络控制、非线性控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承担主要项目
1、基于全源网络信息的稳瞄吊舱高精度对准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6万,陈维娜,2019.01-2021.12。
2、基于PMN-PT/金属复合振子的超声压电低压驱动器抗高过载性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2万,唐玉娟,2016.11;
3、面向全过程使用跟踪的矢量地理数据动态多重水印算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万,王莹莹,2021.10-2024.12;
4、 欧亚大陆春季融雪异常对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万,许蓓,2021.08-2024.12;
5、城市全边界层大气细颗粒物和臭氧的垂直结构与耦合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万,曲雅微,2023.08-2026.12;
代表性成果
1、Deng Yaling,Xu Yu,Ni Xingya,LiYu Wencheng,Wang Yuxin,Yang Zhong, Mechanical and Tribological Behavior of Branched Polyethyleneimine/ Polyacrylic Acid Coatings on Ti6Al4V Substrate,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erformance,2023(32);
2、Zhou ziheng, Zhang chaolong. An Extended Kalman Filter Design for State-of-Charge Estimation Based on Variational Approach,batteries,2023(12);
3、Qu yawei, et al.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PM2.5 and O3 synergistic pollution in East China: Photochemical and heterogeneous interaction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3(05);
4、杨忠、吴有龙、田小敏、宋爱国、徐宝国,授权发明专利:基于特征融合和多分类器投票的多体感人体行为识别算法,专利号:202010354377.2,2021年.
5. 杨忠、李世华、杨俊,授权发明专利:基于EMD与稀疏变换的无人设备用非线性抗干扰系统,专利号:202011302684.2,2021年.
6. 杨忠、宋爱国、徐宝国、余振中、田小敏,授权发明专利:一种噪声环境下多维力传感器的解耦方法,专利号:202010092492.7,2020年.
7、杨忠(2/10),空地协同应急智能管控与指挥平台,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7;
8、杨忠(1/7),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4;
9、张朝龙(3/6),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2023。
联系方式
团队负责人: 杨忠 教授
联系人: 许煜 博士 联系电话:18913807828
邮 箱:jitxuyu@jit.edu.cn
工程中心专家考察 团队成员参加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