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南京市智能控制技术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培育)以建设新兴应用型大学为契机,依靠我校教师研发能力,依托企业产业化能力,在智能控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领域,进一步集成优势,促进资源共享,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中青年专家,提升学校科技水平,促进智能控制产业发展,服务南京及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江苏从工业大省到工业强省的战略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承担主要项目
1、基于全源网络信息的稳瞄吊舱高精度对准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6万,陈维娜,2019.01-2021.12。
2、基于PMN-PT/金属复合振子的超声压电低压驱动器抗高过载性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2万,唐玉娟,2026.11;
3、面向全过程使用跟踪的矢量地理数据动态多重水印算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万,王莹莹,2021.10-2024.12;
4、 欧亚大陆春季融雪异常对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万,许蓓,2021.08-2024.12;
5、城市全边界层大气细颗粒物和臭氧的垂直结构与耦合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万,曲雅微,2023.08-2026.12;
代表性成果
1、Deng Yaling,Xu Yu,Ni Xingya,LiYu Wencheng,Wang Yuxin,Yang Zhong, Mechanical and Tribological Behavior of Branched Polyethyleneimine/ Polyacrylic Acid Coatings on Ti6Al4V Substrate,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erformance,2023(32);
2、Zhou ziheng, Zhang chaolong. An Extended Kalman Filter Design for State-of-Charge Estimation Based on Variational Approach,batteries,2023(12);
3、Qu yawei, et al.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PM2.5 and O3 synergistic pollution in East China: Photochemical and heterogeneous interaction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3(05);
4、杨忠、吴有龙、田小敏、宋爱国、徐宝国,授权发明专利:基于特征融合和多分类器投票的多体感人体行为识别算法,专利号:202010354377.2,2021年.
5. 杨忠、李世华、杨俊,授权发明专利:基于EMD与稀疏变换的无人设备用非线性抗干扰系统,专利号:202011302684.2,2021年.
6. 杨忠、宋爱国、徐宝国、余振中、田小敏,授权发明专利:一种噪声环境下多维力传感器的解耦方法,专利号:202010092492.7,2020年.
7、杨忠(2/10),空地协同应急智能管控与指挥平台,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7;
8、杨忠(1/7),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4;
9、张朝龙(3/6),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2023。
联系方式
负 责 人: 杨忠 教授
联 系 人: 许煜 博士 联系电话:18913807828 邮箱: jitxuyu@jit.edu.cn
-互联网+智能制造实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