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简介
历史建筑保护与健康监测市级重点实验室建于2021年,由建筑工程学院自主设计与建设,依托土木水利专硕点和城乡规划学省重点学科,通过整合省一流本科专业(建筑学、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与省“卓工2.0”专业(建筑学)优势资源,形成了人员构成合理、学科交叉互补、科研教学并重的综合型实验室。
目前,实验室建有“历史建筑保护与规划”“历史建筑虚拟仿真设计”“历史建筑结构安全与健康监测”等各类特色实验室十余间,总占地面积近一千平方米,实验设备总值逾千万元。实验室有A0幅面扫描仪、A0多功能彩色绘图仪、立体投影仪、视景仿真投影系统、单自由度伺服振动台(单自由度电动)、虚拟城市仿真软件平台、超声波探测仪、六自由度位置追踪系统、静态数据采集仪等多个高质量硬件设备。
历史建筑保护与健康监测实验室紧扣“两全”主题、践行“两化”战略、锚定“两建”目标,服务我校高水平新兴应用型大学创建,聚焦三个主要研究方向:一是历史建筑文化析出与城市更新融合机制研究,重点围绕历史建筑勘探、测绘与修复技术研究、城市更新与历史建筑保护技术研究;二是历史建筑价值生成与仿真再生设计,主要聚焦历史文化建筑数字孪生建筑技术研究、互联网+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仿真研究;三是历史建筑结构安全与健康监测,主要关注物联网+CIM、BIM的历史建筑信息集成技术研究、历史建筑无损探伤勘测及健康监测技术研究。
承担主要项目
1、钢混组合桥梁与大直径盾构隧道技术实践——“南京长江第五大桥专项方案图集及”平安工程样板画册项目,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刘志峰,2021.11-2023.12;
2、装配式建筑用节能环保辅助装置设计与减碳关键技术研究,江苏省产学研项目,马颖忆,2022-2023;
3、新时代低碳设计引导的高品质绿色公共建筑关键技术研究,江苏省产学研项目,符越,2022-2023;
4、面向城乡公共空间的建筑3D打印低碳关键技术研究,江苏省产学研项目,孟祥婉,2023-2024;
5、苏州置地美庐51栋景观绿化设计,苏州英豪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王海英,2021.11-2022.02;
代表性成果
1、A simplified method for fatigue life evaluation of welded joints in OSD considering welding residual stress relaxation,Structures,Zhong Wen,2023,47:165-176;
2、Ecological–social–economic system health diagnosis and sustainable design of high-density cities: An urban agglomeration perspective,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Wang Dawei,2022,87:104177;
3、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需求预测与规划布局研究,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CSCD、北大核心),周衍涛,2021,49(24):177-187;
4、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建筑混凝土强度预测方法,发明专利,(ZL202010548838.X),刘志峰,2023(05);
5、一种桩顶注浆桩承式路堤及其施工方法,发明专利,(ZL202110392324.4),姜彦彬,2022(11);
6、一种利用废弃集装箱建造的水上悬浮式环保水培建筑,专利转化,刘志峰,转化金额0.5万元,2022;
7、城市滨水高等级堤防道路建设及其生态防护成套技术与应用,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姜彦彬,2023;
8、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建筑学,负责人:刘志峰,2023;
9、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刘志峰,2022;
10、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团队,总指导:刘志峰,2022;
11、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筑学,负责人:刘志峰,2021;
12、江苏省首批一流本科课程(线下):建筑设计IV,负责人:刘志峰,2021;
13、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课:建筑设计IV,负责人:刘志峰,2021;
14、城乡规划学“十四五”省重点学科,带头人:冯年华,2021;
15、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建筑形态构成》,主编:刘志峰、张启菊,2023;
联系方式
实验室负责人:刘志峰 教授
联 系 人: 陈晓洪 高级实验师 联系电话:18913805498 邮 箱:chenxh99@jit.edu.cn
-虚拟城市实验室- -虚拟城市仿真软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