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报道我校叶原丰教授与赵慧玥老师最新研究成果
作者: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6日 09:14 浏览量:

我校材料工程学院叶原丰教授与赵慧玥老师合作 SCI一区 Top 期刊《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上发表题为 “Cell death fate switching through organelleprecision thermal control over mitochondrial dynamics” 的学术论文(2026, 703, 139051;DOI: 10.1016/j.jcis.2025.139051)。该论文第一作者为我校材料工程学院赵慧玥老师,金陵科技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叶原丰教授为本论文的通讯作者

光热治疗(PTT)是肿瘤治疗的重要策略,但针对细胞的整体加热往往引发非特异性损伤、耐受复发及免疫效应不稳定等问题,亟需建立亚细胞级精准热调控的新路径。线粒体作为细胞能量与凋亡的中枢,其动力学失衡(融合/裂变)与多种细胞死亡方式密切相关。本研究基于三苯基磷鎓(TPP)修饰金纳米棒(Au NRs)实现线粒体定向富集与近红外光致局部升温,在活细胞时序成像中首次系统捕捉到线粒体外膜(OMM)短暂部分融合后裂变的两阶段重排过程。研究进一步鉴别出细长型(eMito)与球形(sMito)两类应激线粒体亚群:eMito比例在热应激恢复期上升并展现出核周富集趋势。热应激增强线粒体炫(MitoFlash)诱发了细胞内超氧自由基水平的改变,通过合理化调控热应激剂量,经由线粒体炫介导,本研究实现了对融合焦亡,程序性坏死及凋亡的泛凋亡程序(PANoptosis)的调控,通过光热调控线粒体动力学实现了泛凋亡框架内的不同亚死亡途径偏置拓展了细胞器层次光热治疗应用场景,同时为基于线粒体动力学调控的细胞死亡命运转换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论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金陵科技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资助;部分实验由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协助完成。团队将继续依托材料工程学院科研平台,围绕国家及江苏省在生命健康与材料科学交叉研究方向的重大需求,深入开展细胞亚稳态结构调控相关研究,持续服务人民健康与相关产业发展。





原文发表网址: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21979725024439